九游会是一个什么网站

张学良劝说溥仪未果,送了溥仪一筐“水果”,这是为何?
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7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张学良是民国革命军里的一名大将,他不太瞧得上溥仪这个以前的封建皇帝,这也能理解。但到底是什么事儿,让他说了“我要是共产党,早就收拾他了”这么冲的话呢?

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1928年那会儿。

【皇姑屯丧父】

这一年5月份,蒋介石带领的北伐军全面攻打奉系军阀,让他们连连后退。张作霖发现自己被三方敌军包围,知道情况不妙,就决定退回东北老家。可没想到,这个决定却让他离死神更近了。

在张作霖一步步成为“东北老大”的过程中,日本人的帮忙可不能少。但等张作霖的军队壮大起来后,日本人就开始要求他们的“好处”了。

日本这个国家虽然不大,却总想着吞并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,他们常用的办法就是找代理人来控制。不过,要是这个代理人有了自己的主意,他们就会想办法除掉这个潜在的对手。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就是这样,因为有利可图就走到了一起,利益冲突了就各奔东西。

张作霖只是想靠日本人的帮忙打赢北伐战争,但他可不想被后人一直骂。所以,尽管日本人一再逼他,他还是硬气地拒绝了他们在“满蒙”地区移民、建厂、修路的要求,直接就说:“东三省还有北京、天津,都是中国的地儿,主权在我们手里,谁也别想小看。”

所以在1928年5月,日本人着手计划要杀掉张作霖。

其实,在张作霖出发回东北前,他就已经知道日本人有些不对劲儿了。原因是老道口、三洞桥还有皇姑屯那些他回家的必经之路,突然间守卫变得特别严密。

张作霖想了个办法来对付敌人,他先故意把出发日期搞得让人摸不清头脑,然后又找了个“替身”假装是他出发了,好把自己的真实路线藏起来。可没想到,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用美人计,让一个叫郑的副官把他给告密了。

6月3号晚上,张作霖坐着防弹汽车出门后,又转乘了慈禧太后曾经用过的那列豪华火车,往沈阳赶去。第二天早上,火车在皇姑屯被炸了,车厢被炸得只剩个底儿,张作霖喉咙里鲜血直往外涌,连边上的三洞桥的花岗岩和钢筋都被炸坏了,张作霖因为伤得太重,没能救回来。

爸妈给了我们身体和毛发,亲人走了之后,有百天不剪头发的习俗,来表达对他们的想念。为了瞒住张作霖过世的消息,张学良剃了头,换了装扮悄悄回沈阳,好稳住东北的局面。

【再现傀儡皇帝】

过了半个月,张学良接手了奉系军阀的部队,成了东北的老大,然后在6月21日向大家宣布了张作霖去世的消息。成了东北老大后的张学良,没延续张作霖的北洋政府,而是带着部队投靠了南京国民政府,挂上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,加入了信奉三民主义的行列。

张作霖一死,就表明日本人想通过奉系军阀来控制东北的打算泡汤了,所以他们开始对东北进行强行占领。

9月18号那天,日本关东军偷袭了沈阳,还故意轰炸东北军的营地,这就是“九一八事变”。那时候,东北军正忙着打中原大战和讨伐石友三,还没来得及撤回,所以那边兵力很少。张学良心里明白,这时候打肯定打不过,所以他没有抵抗,而是带着队伍退到了锦州。

1932年2月份,东北被占领了。到了3月,长春那边搞了个叫伪满洲国的玩意儿,说起来这个政权的头头,就是溥仪。

溥仪虽然只在小时候当了三年清朝的皇上,但他退位后还是过着皇帝的日子。他在紫禁城里继续长大,那里的一切都跟以前一样,有太监照顾他的生活,有随从听他的命令,要是手下犯了错,还是会被送到慎刑司去。内务府、宗人府这些机构也都还在运行,溥仪在这座城里的权力没有变,他穿着龙袍,还是这个“皇宫”的老大。

溥仪在13岁前学的都是咱们中国老辈子的文化知识。到了13岁,他跟着庄士敦老师,开始接触数学、英文还有地理这些国际上的知识,这让他眼界大开,有了新的想法。于是,溥仪剪掉了长辫子,换上了西装,心里头盼着能走出紫禁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但是,当他真的离开紫禁城后,又做起了恢复帝制的梦。1925年,因为国民革命军的不断逼近,溥仪没办法,只好从紫禁城搬到天津租界去住。

跟以前的“皇宫”日子比起来,在租界的日子让他觉得差别太大了。为了找回以前的威风和地位,这位最后的皇帝开始想办法找靠山,结果不小心跟日本人同流合污了。

听到这个消息,张学良火冒三丈,毕竟他和日本人有深仇大恨。他立马给溥仪送了一篮水果,里头藏了两颗炸弹,想给溥仪提个醒。

但是,一门心思只想复辟的溥仪根本不懂这里面的真正含义,他还把日本人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依靠。

其实溥仪和张学良的关系,说起来就是一次劝言、一回问候,还有一篮子“特别”的水果。那篮子水果,就是张学良给溥仪送的,里面装的却是炸弹般的惊喜。张作霖去世后,溥仪给张学良写了封问候信,表达了一下关心。而张学良呢,也对一心想着恢复皇位的溥仪,给出了真心实意的劝告。

那时候,溥仪正待在天津的租界里,张学良觉得他年纪轻轻的,不该整天跟那些老顽固混在一起,不干正事。

于是,他建议溥仪去南开大学或者英国深造,去接触和学习真正的新知识,还激励溥仪学成归来后,可以凭着自己的皇室背景,去竞选民国的大总统。这些提议真是挺为溥仪着想的,很真诚。但咱们这位被众人簇拥着的末代皇帝,却根本不当回事,还是老样子,死守着自己的皇帝梦不放。

但是,溥仪还是被现实狠狠地教训了一顿。当他觉得自己的大业快要成功时,才发现这不过是另一个囚禁他的地方。他依靠的日本人不仅限制了他的自由,还把他当作欺压、控制中国人民的棋子。

他啥政治、军事大权都没有,就连去祭拜祖先的陵墓都不被允许。那时候,溥仪按规定要去奉天看看,奉天在清军还没进关时,是努尔哈赤的皇城盛京,这儿埋着努尔哈赤、皇太极和福临这三位清朝的老祖宗。

所以到了奉天,溥仪理应去给他的祖宗上香,可就这么个简单又正当的事儿,他都没法办到。由此可见,他这个伪满洲国的皇帝当得多么滑稽,简直就是日本人手里牵的线木偶。

【从证人到战犯 从皇帝到平民】

1945年8月,苏联跟日本打了起来,把占领东北的关东军给打败了,这样伪满洲国也就不复存在了。溥仪在逃跑的路上被苏联红军抓住,然后就被带到了苏联关了起来。

第二年,东京的审判大幕拉开了,那时候溥仪还被关在苏联的牢房里。一直等到1948年,溥仪才被带去东京当证人。他坐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,声音严厉地讲述着日本人在中国干的那些坏事。

这时候,这位最后的皇帝难得地显露出了真正的王者风范。以前的溥仪,就算坐在皇位上,也不像个真正的皇帝;而现在,没了皇位的溥仪,却担当起了自己该负的责任。

不过,溥仪心里也明白,自己以前做的错事没法挽回了。他怕回国后政府会找他算账,就一个劲儿地求着留在苏联,还想加入共产党。但很明显,他的这个小九九又泡汤了,毕竟在这件事情上,苏联肯定是听中国政府的。

1950年8月份,溥仪和263个伪满洲国的罪犯一起,被送到了抚顺的战犯管理所,开始接受新的教育和改变。在那里,溥仪改掉了以前不好的封建习惯,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,并且很认真地接受改造。过了整整九年,他终于得到了宽恕,被放了出来。

溥仪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宽恕,但在张学良心里,他并没有被原谅。张学良晚年聊起溥仪,还是气不打一处来,甚至有人传说:“张学良讲过,要是溥仪站在他面前,他真想一枪解决了他”。

到底是不是真的,我们也不清楚。但说到溥仪,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,不管他是乐意还是不乐意,反正他做了伪满洲的“皇上”,这事儿真让人瞧不起。

那时候,大家都劝溥仪,但他非但不听,还不把士兵们辛苦得来的革命胜利当回事。就在张学良因为“九一八事变”不得不撤军时,溥仪却把东北的军民拱手交给了日本人。

这种坏事不是几年内改改就能抵消的,因此张学良才会有那样的看法。

我们活在一个既和平又繁荣的好时候,但别忘了,这都是老一辈人用一辈子心血,有的甚至用生命换来的。所以,记住历史,努力上进,保卫这美好时代,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担当!